最新新闻
起亚电动SUV EV9升级,动力与软件得到全面提升 上汽大众新款SUV途岳正式上市,售价15.86-21.66万元 福特领衔投资45亿美元,将在印尼建立镍加工厂 主机厂召开座谈会,探讨国六B切换情况 特斯拉在墨西哥大举投资,助力其成为电动汽车大国 特斯拉推出版Giga啤酒,啤迷大喜过望 西安特斯拉中心车间揭秘,让你近距离了解制造 宝马、特斯拉等豪掷重金,墨西哥将成电动车大国 本田雅阁e:HEV亮相:能否成为雅阁救世主? 特斯拉中国首次败诉,需退一赔三 AI伦理员工大量裁减引发业界担忧,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被指责 AI过于强大,人类面临危险?马斯克、图灵奖得主呼吁暂停GPT-4模型后续研发 微软早期阶段将广告植入GPT-4版必应搜索 故意毁灭证据:美法庭对谷歌Play商店垄断诉讼开出罚单 元宇宙仍是未来,但实现需要时间——Meta重申在计算领域的地位 AI老板发出警告:无法解释的推理能力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监管机构开始对特斯拉Model X的问题展开调查 追溯OpenAI的历史,揭示其与马斯克的众多纷争 GitHub裁员,印度团队成最大受害者 微软与OpenAI强力结盟,共同致力于网络安全领域 AI视频素材来源不明,百度文心一言创作者面临版权风暴 OpenAI神秘CTO只有35岁,是ChatGPT之母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推进人体试验 芝麻信用黑灰产生意:购买会员、薅羊毛可轻松提升信用分 比尔盖茨遭马斯克批评 AI 理解有限 AI越来越智能,你的工作还能保住吗?现实不容忽视 微软研究惊艳科学界:GPT-4能力接近人类,AI朝“天网”迈进? 推特泄露部分源代码,GitHub受命删除,安全问题引人担忧 谁在制造泰国游客流失的恐慌?真相揭秘 为何马斯克和OpenAI撕破脸了?马斯克为何实际控制被拒?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科技 >

评测Vsonic VC02 入耳式耳机以及信用卡套现怎么智能化

2020-01-16 08:54:46   来源:
导读 你是要‘养卡’还是只要‘刷卡取现’?当笔者假称有信用卡套现需求时,张总专业范儿十足地抛出两种服务。如果客户选了

你是要‘养卡’还是只要‘刷卡取现’?”当笔者假称有信用卡套现需求时,张总“专业”范儿十足地抛出两种服务。如果客户选了后者,张总的“咨询服务”很到位:“偶尔刷一笔大金额没问题,但如果你想‘以卡养卡’长期套现,就不能总是这么单笔刷大单,否则银行没几个月就会停了你的信用卡。”

“我可以帮你‘养卡’,银行肯定不会发现你在套现。”张总信誓旦旦地说。

如果对信用卡套现手法还停留在“办几张卡、找一个商户(或买一部POS机)轮流刷卡”的初级阶段,那真的OUT了。张总——POS机代理商、信用卡套现中介,偶尔也自己拆放资金,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另一名POS机代理商曾对笔者形容张总“能提供一整套顶级套现解决方案”。

“顶级套现”的秘诀

信用卡套现从本质上理解,其实是一种欺骗银行的贷款诈骗行为,即把银行本身批给持卡人进行消费的信贷窜改为现金贷款。也正因此,各家银行一般都有“侦察”机制:信用卡总是封顶“消费”、总是在同一部(或同几部)POS机上“消费”等,都会被视作套现嫌疑卡。

有“侦察”机制,就有“反侦察”机制。张总的第一个“最简单但很多人却想不到”的秘诀,就是“不封顶刷、不整数刷”。比如一张信用卡的额度是10万元,张总也许会刷一次20992元,过个几天再来一笔35500元,再过几天再来一笔32120元。总而言之,不能在同一天一次刷出整数10万。

张总的第二个秘诀,是被他自称为“中心思想”的“模拟正常人生活消费”;这其中也包含着第三个秘诀“用不同的商户类别POS机”。

也因此,在张总那间普通住房改造的“办公室”里,就放着几十部POS机。它们中有的是“现役”可用的,有的是“退役”但还没被张总处理掉的。张总说,POS机都有“套现寿命”的,运气好活得长的,可以用好几个月;运气不好的也就两三个月,那是因为总有套现者还不上套出的钱,在银行那里坏账了,银行就会往回追溯业务过程,这部倒霉的刷出一笔坏账的POS机,就“该死”了。

什么是“模拟正常人生活消费”?放在张总那里“养”着的卡,每天早上,会被在张总申请为小超市MCC(商户类别码)、小餐馆MCC的POS机上进行刷卡,一般金额也就几元到几十元,模拟出一个正常人起床买早点、买包烟的行为;上午这些卡一般按兵不动;到了中午,卡片会被饭店MCC的POS机刷去几十元;而每周间或有几个下午,卡片也许会在茶楼、商店假消费个一两百元。

张总“办公室”里的这一大堆POS机,MCC涵盖了0.38%、0.78%、1.25%各档次费率。在张总看来,这不仅能使卡片消费看起来“正常”,给套现行为做掩护,也能在给一些暂时不用来套现的卡积累正常积分等银行“升额度”,还能让发卡行有点钱赚,即便银行发现有嫌疑,也不一定会那么决绝地停卡。

曾有清算机构人士跟笔者说,从他们的监测分析,套现行为多发时段为14:00~20:00。张总的“作案”时间与此不谋而合。在一大堆“掩护”刷卡行为后,张总帮持卡人进行套现一般在下午,选择一些批发类、地产类MCC的POS机完成大金额交易。

POS机刷卡一般是“T+1”日到账,但在提供套现时,张总给“刷卡取现”者的服务是当场兑付资金,而对于“养卡”者,一般张总在收下信用卡时就完成资金兑付,卡片留在张总处由其代为资金周转,每月刷了还、还了刷。

张总的收费根据提供套现金额和服务级别有较大的浮动,越是“安全”的套现手法“成本”就越高,收费也越高。对于最初级套现,张总收取1%~3%不等的费用。

智能化“反侦察”神器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张总的“反侦察”技术有了飞跃,这是他的第四个秘诀:使用一种可以自动切换商户码的刷卡神器,即不用配置过多的POS机就能完成复杂的“多品种消费”,以此“晃点”银行和清算机构。只不过,这种“全自动”的商户变换太“粗放”,不能准确模拟每日生活消费场所。

可以想象这部POS机变成了一把左轮手枪,每进行一笔交易就犹如发出一粒子弹,后台系统的数据“弹巢”就会自动换一下。

千万不要以为这种“高科技”离我们有多远,去某购物网站上搜索关键词“养卡”,选项应有尽有,回家试了不满意还能7天免费退货。

一组官方数据证明这一现象正在变得普遍。据一份官方内部的《2014年上半年银行卡受理市场规范工作通报》,某收单机构在今年3月和4月分别有13万和19万户商户频繁变更交易关键信息。当然,这一“技术”并非都用于个人的信用卡套现,绝大部分是被真商户们套取假MCC码以求降低刷卡费率所用。

打破授信额度的预授权套现术

假设客户信用卡额度1万元,但却想套出3万元的资金来满足过度消费的欲望,该怎么办?张总有他的第五个秘诀:“预授权套现术”。

具体做法是,张总用20万元自有资金进行垫付,存入卡内,然后致电信用卡中心,以某合理消费为理由要求升额,并用有预授权类许可的POS机进行20万元的预授权业务。

这一手法钻的“空子”在于,根据相关规定,预授权最高可以预授权金额115%予以付款承兑,因此,20万预授权最高可以刷出23万,去掉本金20万即套现3万。

不过,由于从去年底开始,浙闽等地出现了多起预授权套现案件,引起央行等部门重视,开始了一系列支付行业整顿措施,部分银行也引起警惕,在一些地区已经将预授权交易最大完成金额调整至100%,以封死套利空间。

倒卖POS机

张总之所以愿意传授笔者他的套现秘诀,不过是因为他还有另一条生财之道——本就是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POS机代理商的张总,还为想要自行套现者代办POS机。

按常理,一般个人是不能办理POS机的,只有个体工商户才可以。但浸淫行业多年的张总深谙如何用部分虚假的“三证一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身份证、商户信息调查表)和用制图软件PS出来的门头照片轻松搞定此事。

事实上,乱象丛生的收单行业里,张总的这一技能不稀奇。一样查找购物网站或网络搜索引擎,会发现提供虚假代办POS机的代理商不计其数。办理者甚至可以简单到只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银行卡正反面照片,以及自己手持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付完钱,办理人最快则隔天就能领取POS机。

今年年中,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嫌作案金额近4亿元的特大非法套现案件,其中就有类似的桥段。某理财公司作案窝点被查出POS机17部,都是以不同公司的名义以及利用假公章、假证照资料申请的。

银行管不管?

非法套现无疑会增加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信用卡坏账总额已达251.9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05.34亿元,增幅高达71.86%,当年新增的坏账是2012年新增坏账36.28亿元的3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曾表示,近年增多的利用信用卡预授权漏洞大额套现的行为,或将使未来坏账金额继续攀升。

而这也是银行的心头痛。对银行而言,其信用卡授信风控本是基于持卡人的一般性消费做出的,当持卡人将此授信实际转化为了“低息流动贷款”,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金定价显然就错位了。

可是,银行究竟管不管?

事实上,一方面,诸如张总所使用的越来越“狡猾”的套现手段,的确增加了银行的“侦察”难度;另一方面,银行能发现的套现嫌疑卡并不在少数,但并非每一家银行都愿意及时处置和停卡。

在“愉见财经”专栏“信用卡套现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上)”中提及,银行其实存在着彼此间的博弈。从对套现的风险管理来说,“全‘杀’掉就没有了,交易量就流入别的银行了,所以我们会算一个风险、资金成本和利润的平衡值。”某银行信用卡部人士说。

这家银行是怎么做的呢?第一,“该杀一定杀”,比如卡片有套现嫌疑且产生逾期,银行就会停卡;其次,如果客户有套现嫌疑,但每月绕一圈还能把资金还上的,该行就会依据全行类似情况,在综合了各项成本后给出一个体现平衡值的“批发额度”,比如2万。亦即客户单笔最高只能刷2万,否则要提前给卡中心致电申请额度。

“即便是客户去批发类商户上套了大额,我们至少还能赚个0.38%手续费里的七成,也算聊胜于无。”上述信用卡部人士说。

在近日上海银监局对辖内7家银行信用卡业务进行的处罚中,就有某银行因“发现客户在某商户的交易触发了监测系统中的套现规则,存在疑似套现行为,但对该客户账户未采取调减授信额度或止付等有效管控措施”而受罚。

威索尼可 Vsonic VC02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VC02 是一款外形小巧,做工精良的入耳式耳机,它来自于Vsonic-威索尼可,对于这个品牌大家相信并不陌生,我们以往对Vsonic耳机的声音评价都较高,但外观、美观程度却鲜有好评。不过VC02的外观设计与做工改变了Vsonic几款知名型号的窘境。我们知道,在今年Vsonic发布过一款旗舰动铁GR01,它的外形和VC02非常近似,金属外壳,纤细、轻巧的造型,但它的售价高达千元以上;而包括创新、UE等在内类似外形的耳机在我们印象中也并没有主流价格定位的产品。而VC02的官方定价为238元。

虽然仔细与Vsonic的GR01比拼外观工艺,VC02似乎还是要稍差一些,GR01的金属质感和外观细节明显还是更好一些。不过,正如在VC02耳机图集文章下留言的网友所说,VC02的外观做工以及整体形象为什么要比GR07更好?这对于Vsonic主流型号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更为有趣的是,VC02竟然还采用了可换线的设计,而且换线接口部分的塑料模具精度还不错,接合的缝隙很小而且平滑,我们甚至误认为VC02的正式版取消了换线功能。

在我们测评过的耳机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类似细巧外形的耳塞有,UE 700、创新Aurvana in-Ear2、GR01等,而JVC的FXC51也有些相像。如此小直径耳机外壳,大多是一些动铁单元,而Vsonic VC02却是“微动圈扬声器”。

前两天,我们对VC02的一款工程样机进行了暴力拆解,我们看到这的的确确是一款尺寸非常小的动圈单元,它的声学结构是与动铁完全不同的。我们实测,这个动圈单元的直径大概在3mm左右。也许大家还有印象,我们之前测试过的一款同样具有“微动圈”单元的JVC FXC51耳机,它的单元直径为5.8mm。显然,VC02的单元还要小得多。

更小的扬声器单元可以让耳机的外形更加小巧,好看,在佩戴舒适度上也有利有弊。细长的耳机让它在佩戴时完全要靠橡胶塞塞入耳道内的力量来使耳机稳定,这种方式的好处有两点,第一,用户很容易判断是否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尺寸,让它佩戴稳定又可以提供较好的密封性,让声音有正常表现;第二,它搭配小尺寸橡胶塞的绝对尺寸很小,适合“耳朵小”的用户。而它的缺点是,稳定性没有其他部分支撑,舒适性可能稍差。而较长的外形也让它在佩戴时稍微有些不够美观。当然,不要因为它有如此长度就联想到音特美ER4,VC2是不需要将耳机塞入很深的,它的佩戴方式仍然与正常入耳式耳机没有太多差别。

更小尺寸的扬声器单元除了带来外观上的不同外,在声音上的变化也让我们更感兴趣。大家不应忘记,在FXC51耳机上,JVC谈到的扬声器单元前置的设计,与常见所有入耳式耳机不同的是,FXC51将扬声器放到了整个入耳式耳机的几乎最前端。而从VC02的拆解来看,虽然它没有将扬声器放到如此靠前的位置,但由于耳机入耳导管与后端外壳的直径相差不大,而耳机整个尺寸也很小,相对来说扬声器单元也是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而更小的动圈式扬声器、更靠前的位置,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好的高频表现,这也在FXC51上得以验证。但VC02的扬声器单元更小,它的表现如何,同样是我们所关注的。

为了更好的描述VC02的声音表现,我们专门选用了以下几款耳塞。从技术特点和声音风格上,我们会以JVC FXC51作为参考;从类似外形角度,我们以Aurvana In-ear2、Vsonic GR01作为参考;从近似价位的角度,我们会以Vsonic GR04、声美E10等作为参照给出大家选购的建议。另外由于测评需要,我们还使用了Aurvana Air、Vsonic GR07等耳机。我们对耳机煲机超过150小时。使用iPhone 5、iPod nano7、索尼 B152F、七彩虹 C4 Pro作为参考音源。VC02的声音很有特点,虽然并不是那种非常容易驱动的耳塞[24欧姆阻抗,105dB灵敏度],但搭配这些便携式的音源都已经够用,它的声音风格第一感觉有些类似动铁,但声音又相对均衡,并没有让我们觉得它的声音像FXC51,格外凌厉的高频瞬态在一些音乐中表现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高频表现:VC02的高频是它的最大特点,它并没有FXC51上明显拔高而与造成中频脱节的问题,但它的高频却要比FXC51更显夸张,在极高高频的细节表现上,拔高的更加明显。在高频部分,它的密度要稍稍比FXC51差一些,但中高频部分又要比FXC51均衡。整体来说,VC02的在极高频的延伸上表现得更为细致,解析力出众,瞬态细节非常丰富,在一些中小动态下高频的表现甚至有些让人“上瘾”,例如各种弦乐,尤其拨弦类乐器等。虽然它与很多动铁耳机高频有些相似,并没有像GR07、Aurvana Air那样舒展,但VC02的高频细节、瞬态控制力、凌厉的速度感都要明显好于动铁,如Aurvana In-Ear2,而这样的高频明显的充满了动圈耳机在优秀解析力下的灵动感。

与GR01相比,VC02的高频动态相对稍差,中高频部分VC02动态也稍弱于In-Ear2,不过由于在极高频部分的解析力过好,而且声音又不像动铁耳机那么紧凑,所以在表现一些打击乐的高频、电子音乐的高频时就显得有些过分,甚至存在一些瞬间表现比较刺耳的情况。举例来说,VC02在表现三角铁这类小动态高频时,会让你觉得细节有些过于丰富了;但在表现交响乐中快节奏的铃鼓时,控制力就会很差,影响耳机耐听度。总体来说,VC02的高频素质较高,与高端耳机如Aurvana Air、GR07相比风格不同,解析力和动态也稍弱,比较夸张的高频对音乐类型和录音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音源表现较好的前提下]。

中频表现:VC02的中频表现出明显的中性风格,它的表现也是在几款类似造型耳机中相对较好的,与In-Ear2相比,它的中频和中高频有更好的解析力,而与FXC51相比,VC02的中频也更加饱满。这三款耳机相比,反而是In-Ear2的中频更加松弛,厚重一些。但在结像力方面,VC02相对较好。与动圈式的同价位耳塞相比,VC02的中频也要比R04更为立体,饱满,当然风格也有所不同,R04的中频相对柔和很多。与E10相比,VC02的中频动态更好,声音层次和解析力更好,在人声表现时更为生动,细节丰富,而R04则偏柔和温暖,动态不足;E10则稍偏厚重解析力不足。

与高端几款耳机相比,VC02的中频动态并不占优势,例如GR01、GR07甚至Aurvana Air的中频动态都要更好,VC02的中频稍显拘谨,没有高端动圈耳塞的从容和大气,与In-Ear2相比,VC02的动态也稍弱,声音稍薄,不过在中频部分VC02的声音更加干净,解析力有一定优势,而中高频部分也要比In-Ear2细致。

低频表现:VC02的低频也许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并不是它的优势,作为一款入耳式耳机,VC02的低频下潜不够,量感相对偏少。VC02低频仍然呈现出中性风格,中低频部分仍然有较好的解析力,但是与E10、GR07等相比,显然量感要少很多,不过与普通耳塞式耳机如Aurvana Air相比,低频量并不算太少。VC02的低频比较紧凑,声音干净,但在低频下潜上要比FXC51还清淡一些,但在中低频厚度以及与中频衔接上,要比FXC51更为均衡。总体来说,VC02的低频干净,但动态和量感都显得不足,低频并不是VC02所擅长的,但VC02的整体风格又不会像Aurvana Air那么清淡。

总结:Vsonic VC02耳机从声音表现来说不但很有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素质。VC02整体声音呈中性,偏年轻的风格,虽然使用了动圈扬声器,但由于只有3mm左右的尺寸,让它的风格似乎更偏向大家印象中的动铁。与动铁相比,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在多个耳机上证明,动圈在细节上的优势仍然明显,即便是3mm的微动圈。而3mm的微动圈,也让VC02的高频瞬态可以像动铁般的凌厉,甚至更好。当然,这也让VC02的高频有些挑食,这里是指在音源有可靠表现时,不太适合表现录音时本身较硬的高频[挑音乐比挑音源更为明显]。VC02整体声音均衡,中频和中高频的衔接并没有因为高频突出而显得凹陷,中频动态优于同价位的R04、E10等耳机,但动态表现也是VC02与高端耳机之间差距最为明显的部分。反而在解析力等方面,VC02甚至不输给更高级的动铁耳机,例如In-Ear2,但与高端动圈耳机仍有差距。VC02的低频并不是长项,它的风格偏清淡,但好在还是入耳式设计,让它的低频仍然可以谈的上“均衡”,只是没有中频和高频表现那么出色。

VC02一改我们对Vsonic耳机外观粗糙的老观念,而在200元耳机上加入换线的设计虽然谈不上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似乎让玩家型用户看到了一些希望,不仅仅是对VC02换线调音,而是期望Vsonic的高端型号早日能有VC02同样级别的设计。VC02的官方价格为238元,与我们曾经强烈推荐的GR04、声美E10相比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VC02综合表现都不落下风。所以,Soomal给予威索尼可 Vsonic VC02 入耳式耳机以强烈推荐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